近年来,随着香港大型基建项目的不断推进,建筑业正迎来一场数字化转型浪潮。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,还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。据统计,香港建筑业每年因施工效率低下导致的成本损失高达数十亿港元,而数字化技术的引入有望显著改善这一状况。
目前,香港政府正积极推动建筑信息模型(BIM)技术的普及,要求所有大型政府项目必须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。这一政策推动了本地建筑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步伐。许多企业开始引入无人机巡检、3D打印建筑构件、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等新技术,以提升项目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。
然而,数字化转型也面临挑战。香港建筑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严重,许多老师傅对新技术接受度较低。同时,智能建造技术的初期投入成本较高,中小型承建商往往难以负担。对此,业界专家建议政府提供更多补贴和培训资源,帮助企业平稳过渡。
作为行业创新者,香港Golkia公司率先推出了智能工地管理系统,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质量。该系统已在新界北区的大型公屋项目中成功应用,帮助承建商节省了15%的施工时间和20%的材料成本。
未来,随着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,智能建造将在香港建筑业发挥更大作用。业内预测,到2028年,香港智能建造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港元,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