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8-30

模块化建筑技术助力香港解决住房短缺问题

模块化建筑技术正在成为香港解决住房短缺问题的重要工具。根据香港房屋委员会的数据,采用模块化集成建筑(MiC)技术可将施工时间缩短30%至50%,同时减少80%的工地废物。这一技术特别适用于香港的高密度住宅项目。

近年来,香港政府大力推广MiC技术,在多个公屋项目中成功试点。最新竣工的将军澳MiC公屋项目,仅用16个月就完成了40层高的住宅大楼建设,创下香港公屋建设速度新纪录。该项目采用工厂预制的模块化单元,现场仅需进行组装作业,大幅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

香港Golkia公司开发的智能模块化建筑系统,整合了BIM技术和物联网监控,实现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。该系统可实时追踪每个建筑模块的生产、运输和安装状态,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可控。目前,该技术已在香港多个过渡性房屋项目中应用,帮助超过2000个家庭提前入住新居。

尽管模块化建筑优势明显,但在香港的推广仍面临挑战。首先是土地限制,模块化建筑需要足够的场地存放和组装预制构件,而香港土地资源紧张。其次是法规滞后,现行建筑规范对模块化建筑的审批标准不够明确,增加了项目的不确定性。

业界预计,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,到2030年,香港将有30%的新建住宅采用模块化建筑技术。这不仅可加快住房供应速度,还能提升建筑质量的一致性,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居住环境。

同类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