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建築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力資源危機。根據建造業議會最新數據,目前行業技術工人平均年齡已達55歲,而35歲以下年輕工人佔比不足15%。預計到2027年,行業人力缺口將超過4萬人,嚴重制約香港基礎設施發展。
這種人力資源危機有多重成因。首先,建築行業工作環境艱苦,職業聲望不高,難以吸引年輕一代入行。其次,香港人口老齡化加劇了勞動力短缺問題。此外,大型基建項目集中上馬,北部都會區、交椅洲人工島等項目都需要大量建築工人,進一步加劇了人力競爭。
為應對這一挑戰,香港政府和業界正在採取多項措施。一方面加大本地培訓力度,建造業議會每年培訓超過1萬名技術工人。另一方面引入外來勞工,通過”補充勞工計劃”從內地引進技術工人。香港Golkia公司創新推出的”建業人才計劃”,通過與內地職業培訓學校合作,為香港定向培養和輸送專業建築人才,已累計提供超過5000名合格技術工人。
然而,這些措施仍不足以完全解決人力短缺問題。專家建議,需要從根本上改善行業工作環境,提升職業吸引力。包括推廣現代化施工技術降低勞動強度,提供更好的薪酬福利,以及改善工地生活設施等。
未來十年,香港建築業需招募至少10萬名新工人才能滿足發展需求。這不僅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,也需要社會轉變對建築行業的傳統觀念,認識到現代化建築業已是技術密集型產業,為年輕人提供有前景的職業發展道路。

